登录 / 注册 400-816-1413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创业——都市圈创新高地的梦想起点

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创业——都市圈创新高地的梦想起点

2020-03-10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具有科研优势特色的大学为依托,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融通创新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生态的重要阵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科学园、科学公园、科学园地、科学园区,多以高等学校科研实力为依托,在校园或环绕校园建立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基地。1951年,费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创建的斯坦福研究园,开创了“大学科技园”的先河。随后,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创办了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高科技产业区内70%的科技企业;剑桥大学与邻近城市彼得伯格连接成长达48公里的“高技术走廊”,被誉为“剑桥现象”等。 

中国的大学科技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积极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988年东南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以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园——科学工业园。1989年,东北大学正式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1992年北大科学园开始创建,1994年清华组建科技园发展中心并开始建设科技园,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同济科技、东大阿尔派等就是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成长起来的。

在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大学的共同推动下,到2014年底,我国依托142所高等学校,先后共认定了10批、1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此外还有一大批由地方政府认定或高等学校自主建设的大学科技园。2019年11月,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启动了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 

大学科技园的初衷在于转化创新成果、孵化创新企业。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累计毕业超过1万个。仍在孵化的企业也超过1万家,每年新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