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开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可以说,从一开始,“新基建”这一概念便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紧密相连。
2020年4月11日,在复工复产进一步提速的背景下,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人工智能产业中心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市北高新在短短七个月内,继市北云中芯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性产业空间项目启动建设。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中共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于勇,静安区副区长李震,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静安区各相关部门以及市北高新园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本次开工仪式。
市北高新国际科创社区·人工智能产业中心项目由德国FTA建筑事务所进行方案设计,总投资70亿元,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局部建筑高度130米,集办公楼宇、五星级酒店、近代工业建筑为一体,预计2024年底交付使用。
城市创新区
“南有漕河泾,北有市北,东有张江,西有虹桥”。但目前在上海市中心区域内可成片开发、建筑体量达到百万方的载体空间资源极为稀缺,而位于中环的市北高新聚焦总部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其中不少行业巨头、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已把目光锁定于此。
与此同时,市北高新园区是上海“3+5+X”重点区域,正在规划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城市智能化更新。园区将以数据为核心、以5G为引擎,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形成一系列关于未来生活的智能场景。
“人才吸引人才,公司吸引公司”,这是创新区聚集生长的定理,正是市北坚持不懈地汇聚创新要素,才聚集起了全市30%的大数据企业,而正是这些多元化的创新要素的高浓度聚集,让市北初步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以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正在加速突破,特别是在国际前沿算法、边缘计算等基础研究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方向进一步延展,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环保、智慧物业、公共安全、无人驾驶等。此外,与5G技术的结合应用也有了新突破。
新旧融合,尽显空间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地块内,留存了四栋老厂房建筑,分别是原彭浦机器厂内的热处理车间、重工车间、专家楼及零部件车间,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说到彭浦机器厂,每一个上海人都不陌生,它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每一个上海家庭背后都有一个彭浦人 —— 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中国第一台推土机、中国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多个“第一”在这里涌现,定格了一个又一个高新技术诞生的历史性瞬间,讲述了一篇又一篇上海工业文明的伟大发展史,辉煌灿烂的工业史赋予了这片土地“务实精进,勇于探索”的基因。